南方研究院教师赴京参加国际商务谈判教学研讨会
2016年10月15至16日,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国际商务谈判专业委员会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英语学院协商,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国际商务谈判教学研讨会,南方研究院派出于程,王质悦,张倩,黄晓萍四名教师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主题围绕:跨文化商务谈判与国际化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展开,会议请来了实践界和教学界的专家,分享内容充实丰满。
10月15日,会议开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牛华勇主持并致开幕辞,牛院长从北外商学院学生就业去向变化谈起,提到了培养多语言,跨文化,多区域人才的重要性。
(北外国际商学院牛华勇院长致欢迎辞)
随后,国际商务谈判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曹河纯专家,以"国际化战略与商谈人才教育培养为题,向参会教师分享了当前的国际趋势,教育培养优秀商谈人才对我国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性,然后从国际化经济发展战略教育角度展开对人才培养的报告和讨论。
下午,国际商务谈判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夏海泉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王敏和大家先后进行了教学研讨,分别从谈判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角度分享了经验。
(曹河纯专家做专题演讲)
10月15日,会议邀请了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商务系系主任霍达博士分享关于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随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李瑛桃教授围绕课堂模拟谈判进行的团队建设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为主题,和在座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互动。
(北外李瑛桃教授讲座)
(夏海泉教授作演讲)
教研会过程热烈,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专业教师踊跃发言,和专家们互相交流教学和研究心得。南方研究院的教师们也收获颇丰。
于程老师认为:此次到北京参加教学研讨会,能有机会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经验教师们坐在一起交流,是十分难得的经历,通过专家们的报告和分享,为我的教学实践也收获了灵感。其中有两点深刻感悟:1.曹河纯专家从国家发展政策一带一路说开,提到成功谈判的复杂精心准备,这中包括了合同条款,价格,商务纠纷,企业收购,外贸业务,股权交易,租赁业务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作为商科的老师,为了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思考,要全面涉猎商科的知识,而不仅限于所教学科。2,另外通过几位专家的分享,我想到在课堂中已经广泛运用了小组讨论,案例学习等模式,但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反馈应该更加关注,总结学生行为和性格偏好,才能够更好的在案例中为学生安排合适的角色,在我现在所教的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中都可以应用。北外的李瑛桃教授更是直接的传授了她在课堂的具体操作,从学生分组,怎样选取自愿者领导,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了十分生动的演讲,其中提到一个问题是在课堂氛围做商务类讨论的氛围问题,这也是我在课堂上同样经历过的,李瑛桃老师的建议十分受用,为了让学生有强迫感和商业氛围的真实感,教师应该努力的去创造一个商业氛围,例如着正装,教师座椅按会议室摆放,连茶歇等细节都考虑进去,认真的去对待案例讨论就带带领学生融入到相关紧张谨慎的商业氛围。总而言之,“大咖”云集的教研会,确实让人印象深刻,获益良多。
王质悦老师谈到: 非常感谢此次北外一行,不仅使我了解到关于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案例法教学研究和"跨文化、多区域、多语言"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是有机会得以结识来自各大高校的同行朋友们。通过众多专家学者的分享,我对商务谈判课程的基本理论、课堂案例设计、谈判心理学等认知更深刻,其中的一些课堂活动组织技巧对我的日后商务英语教学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现今“一带一路”政策下我国企业想要“走出去”寻求合作与发展,对高EQ复合型谈判人才有着急切需求。就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言,参会的夏海泉教授提出了教师应通过参与翻译国外资料和真实案例记录改编增加实践经验,否则没有空谈理论则会导致“土豪试谈判”。来自北外的王敏教授从谈判心理学的角度告诉我们谈判也双方的心理博弈,软谈判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霍达教授对不同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习惯的研究将课堂学习设计的更有针对性也对我大有启发。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是李瑛桃教授的极具亲和力的演讲,她从政治外交学角度谈了团队建设管理者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并且详述了其教案设计。这无疑对新老师的教学有着提纲契领的指导作用。这次研讨会是一次分享的过程,是一次思想碰撞的过程。十分享受,受益匪浅!
张倩老师表示:本次国际商业谈判教学研讨会从商业谈判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及历史使命感出发,对国际商业谈判教学的理论背景、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演讲嘉宾们通过自身丰富的商业谈判实践经验及商业谈判教学经验给与会教师们带来了极大启发,在如何将谈判理论与案例解析以及课堂谈判模拟相结合,以及如何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更好的课堂效果等教学实践活动方面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建议。同时对于商业谈判课程以外的教师,本次教学研讨会也同样拥有重要意义,研讨会上所探讨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以及课堂把控等议题对教师们今后的教学实践都有极大的启迪作用,尤其是为年轻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黄晓萍老师分享到:两天的研讨会收获颇多,国际商务谈判虽然不是我的专业,但是各位专家和老师对于这个领域在教学方面的见解、实践与创新也给了我很大启发。首先一点就是高校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需要紧密结合,许多空洞的教条与理论在工作中并没有实际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这些知识并没有应达到的效果,对于师生双方都是一种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语言学习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某些语法较为偏僻难懂,但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文字书写中出现和使用的频率极为有限,老师与其在这些语法点上花时间,不如多教授学生一些更实用、地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多练习、多运用、多实践,摆脱枯燥无味的语法框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体会就是学生的参与感。知识的学习由不同的过程组成,最有效的莫过于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多增加学生参与环节,类比在语言教学上,则应当设计模拟对话、情景演练等环节,让学生活学活用。同样很重要的是老师对于课程的投入和对学生的责任心对于教学工作也至关重要。李瑛桃教授的发言让我深刻体会到她对于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与教导,以及对于学生学专业知识方面的严格要求,都让我获益匪浅。
(南方研究院参会教师合影)
文:经济管理教研室
文:于程,王质悦,张倩,黄晓萍